<output id="regpc"></output>

    <tr id="regpc"><code id="regpc"></code></tr>
    <output id="regpc"><track id="regpc"></track></output>
    <output id="regpc"><nobr id="regpc"><delect id="regpc"></delect></nobr></output>

    1. <ins id="regpc"><video id="regpc"><optgroup id="regpc"></optgroup></video></ins>
      前天津電視臺副臺長IPO失??!還被同仁堂告了
      2023-09-09 11:28:10    騰訊網

      來源:財通社

      作者:何劍嶺


      (資料圖)

      都是生產中成藥的企業,都是中華老字號,卻被在北京的“同名兄弟”告上法庭,津同仁這次的IPO結果有點尷尬。

      9月7日,深交所官網信息顯示,因公司和保薦機構申請撤回材料,天津同仁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創業板的IPO申請被深交所終止。

      擬融資7.22億元

      深交所信息顯示,津同仁由民生證券保薦,早在2021年6月28日IPO申請就被受理。交易所之后發出了第1輪審核問詢函、第2輪審核問詢函、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公司及保薦機構也一一進行了回復。期間,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曾決定于2022年8月31日安排津同仁上會,但最終還是取消了對津同仁的審議。

      值得注意的是,津同仁的產品品牌名稱與滬市上市公司同仁堂高度相似,因此也被北京同仁堂以“侵害注冊商標專用權”為由告上法庭,要求公司賠償5000萬元。因為“同仁堂”確實是一個全國知名的商標,在這一問題上,津同仁也被監管層反復問詢。

      近3年現金分紅超過歸母凈利潤

      招股書顯示,津同仁的主營業務為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涉及治療領域包括泌尿系統中的腎臟病、心腦血管疾病及周圍血管疾病等。公司主要產品為腎炎康復片、血府逐瘀膠囊和脈管復康片。

      近3年大額現金分紅

      從財務數據來看,公司報告期內的歸母凈利潤每年均超過1億元,而且穩步上升,2021年同比上升18%,2022年同比上升8%,增速有所放緩。

      另外也可以注意到,公司近3年均保持著大手筆現金分紅,2020年分紅金額是歸母凈利潤的150%,2021年分紅金額是歸母凈利潤的52%,2022年分紅金額是歸母凈利潤的135%。

      3年總分紅金額高達6.23億元,而同期歸母凈利潤才5.59億元而已。如今又要來融資7.22億元,這到底是缺錢還是不缺錢呢?

      主要投向生產建設項目

      在這擬募資的7.22億元中,津同仁主要投向重點品種中成藥生產建設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實控人也控制著狗不理集團

      早在2015年12月11日,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交易,股票簡稱“津同仁堂”,股票代碼“834915.OC”。

      高桂琴和張彥森為實控人

      從股權結構來看,張彥森直接持有公司41%的股權,高桂琴和張彥森通過潤福森間接持有公司18%的股權,合計持有公司59%的股權,為津同仁的實際控制人。

      狗不理集團的大股東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張彥森同時也是另一家天津知名企業——狗不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大股東和最終受益人。

      招股書顯示,張彥森目前是津同仁的董事長,同時也是狗不理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而張彥森與高桂琴是夫妻關系,高桂琴是津同仁的董事、總經理,同時也是狗不理持股20%的大股東。張彥明是張彥森的兄弟,是津同仁的董事,同時也是狗不理持股20%的大股東。

      由此可見,張氏兩兄弟和高桂琴同時控制著兩家著名的天津企業。

      高桂琴曾在天津電視臺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高桂琴也曾是一位媒體工作者,最初在天津人民廣播電臺工作,后來前往天津廣播電視新聞中心,最后擔任天津電視臺領導職位,一直干到副臺長。在天津電視臺工作期間,她也曾擔任過津同仁的董事。另外,在2002年津同仁設立股份公司時,天津有線電視臺曾是5位發起人之一,持股比例16%,后通過公開掛牌轉讓了所持股權。

      津同仁副總也曾是記者

      有意思的是,目前津同仁的一位女性副總也曾是媒體人,曾先后在新華社浙江分社和天津分社擔任記者。

      還有一點,張彥森與高桂琴除了涉及藥品、食品之外,還涉足金融。招股書顯示,宏仁堂是津同仁的子公司,津同仁、宏仁堂分別持有河北滄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4.53%、4.53%的股權,津同仁、宏仁堂分別持有河北正定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68%、5.04%的股權,宏仁堂持有河間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4.98%的股權。

      市場推廣費高企 被北京同仁堂告上法庭

      公司“天津同仁堂”這個名稱會不會和“北京同仁堂”產生知識產權糾紛呢?這個問題確實存在,還讓津同仁吃了官司。

      被北京同仁堂起訴

      招股書顯示,北京同仁堂在2021年8月把津同仁告上法院,案由為“侵害注冊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要求津同仁停止使用“同仁堂”字號、變更企業名稱,賠償5000萬元。2022年7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開庭審理。

      對此,津同仁在招股書中強調:“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商標:太陽)”系2006年商務部認定的第一批“中華老字號”。公司前身起源于清朝時期的張家老藥鋪,歷史上曾使用京都同仁堂張家老藥鋪、京同仁堂和記、天津市同仁堂制藥廠、天津市先鋒中藥廠、天津市第四中藥廠、天津同仁堂制藥廠等名稱開展藥品經營活動。2002年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設立。2008年更名為天津同仁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并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津同仁認為,公司與北京同仁堂股份在主要產品、銷售渠道、終端客戶方面存在差異,二者面向不同的消費群體;公司與北京同仁堂股份存在字號重疊的情形對發行人生產經營影響較小,公司使用“同仁堂”作為字號不容易導致消費者混淆誤認。

      不過,對于商標有可能不能再使用、公司名稱與將發生變化這一重大事件,交易所非常關注,在歷次的問詢函中均反復進行問詢,因此這也是津同仁存在的風險點之一。

      此外,津同仁“市場推廣費”高企的現象,也值得關注。

      市場推廣費在銷售費用中占比超過95%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40126.90萬元、51461.35萬元和56419.80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9.03%、50.86%和51.95%。而這些銷售費用中,幾乎全是“市場推廣費”。

      例如,2022年,“市場推廣費”在銷售費用中占比超過95%,而且自2020年以來,占比還逐年增加。

      津同仁表示,公司銷售費用結構較為穩定,主要由市場推廣費、職工薪酬和差旅費構成。報告期內,市場推廣費增幅較大,主要系隨著公司營業規模不斷擴大,公司加大產品推廣力度所致。公司通過市場推廣活動傳遞公司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具體推廣活動包括學術推廣、渠道建設、咨詢及信息收集等。

      關鍵詞:

      五月天色